綏化日報7月16日訊(霍永祥付小良特約記者于洋)在工地打工一天掙120元錢,家里的地也入社了,每畝保底給400塊,種地補貼也都歸我,也不操心種地的事了。”7月9日,在肇東市尚家鎮尚品糯玉米合作社冷庫項目建設基地,58歲的尚家村貧困戶馬友付臉上滿是喜悅,開心地講述著生活發生變化背后的故事。
近年來,肇東市尚家鎮尚品糯玉米專業合作社發揮信息、市場、科技、經營等優勢,主動承擔起企業扶貧重任。采取土地流轉、帶地入社經營模式,與23戶貧困戶簽訂入社協議,貧困戶耕地入社流轉價格高于普通農戶50元,達到每畝400元,還能享受國家糧補、種植補貼等。在年終分紅時合作社根據效益狀況,以純利潤10%標準,對貧困戶進行二次分紅。“尚家村是省級貧困村,現有貧困戶49戶109人,其中有耕地的貧困戶42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20人。”尚家村黨總支書記孫煥文介紹。現在,合作社正在加速建設投資1.1億元的產業扶貧項目,該項目集糯玉米種植窖貯、肉牛養殖、有機蔬菜種植等于一體,建成投產后將吸收尚家村貧困人口35人入社務工,吸收23戶貧困戶帶地入社,預計拉動貧困戶戶均增收1.5萬元。
“產業扶貧是持續增加收入,實現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的治本之策。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積極探索研究產業扶貧工作,選準產業項目,組建了尚品糯玉米種植合作社,有效帶動貧困戶和村民增收,更有助于長遠發展。”駐尚家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王立峰介紹。據了解,尚品糯玉米專業合作社是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配套建設冷庫、倉儲、物流等設施的復合型合作社。合作社與村集體對接合作,形成了“村集體+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經營模式,企業投資5230萬元建設了6500平方米冷庫,流轉農戶耕地9000畝,建設了2400平方米糯玉米加工車間。同時,村集體以資源和管理入股,雙方簽訂合作協議,每年企業純利潤的10%作為村集體分紅。形成了村集體和入社貧困戶共占純利潤20%的分紅模式,使得貧困村和貧困戶有了穩定的增收渠道。“只要老百姓嘗到了甜頭,就會跟著你干,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既能鞏固脫貧成果,又能降低返貧率。”駐村干部王麗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