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農作物秸稈成為農村面源污染的新源頭。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際,總有大量的玉米等秸稈在田間焚燒,產生大量濃重的煙霧,不僅成為農村環境保護的瓶頸問題,甚至成為殃及城市環境的罪魁禍首。
今年不同往年,從國家、省到市縣各地,禁燒秸稈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我市做為秸稈生產大市,擔負著禁燒和抓好綜合利用發展新型產業的任務。今年全市糧食種植總面積360.8萬畝,其中玉米種植面積287萬畝,水稻41萬畝,可收集秸稈總量約為260萬噸。專業從事秸稈收儲運的經營主體發展到5個,新發展秸桿加工龍頭企業4個,擬新上秸稈加工項目3個。
按照上級決策部署和總體要求,市環保局加強組織領導、廣泛宣傳發動、嚴格網格管理、主攻還田利用、強化巡查執法,通過多項舉措,把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作為工作的主要目標任務。
雖然秸稈焚燒對空氣、土壤、人體以及交通有很大的危害,但是秸稈綜合開發的前景非常好。黎明鎮財運旺秸稈回收有限公司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大力對田間的秸稈進行回收再利用。目前5臺剪石機正在田間工作,一臺機器可收秸稈150畝,今年一共收2.5萬畝地,共計3萬噸左右。無償回收田間秸稈后,一部分經過合作社加工變為牲畜飼料賣給養殖戶,秸稈壓塊供給百姓取暖,一部分發往巴彥、五常、明水等電廠進行燃燒發電。
通過機械還田、保護性耕作等形式利用秸稈,能夠有效地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產品質量,有利于發展綠色農業;通過青貯、微貯和壓塊加工,把秸稈轉化為優質飼料,有利于促進畜牧業發展。充分利用秸稈資源,抑制秸稈焚燒,可以有效控制污染,優化環境,保障社會經濟生活的有序進行。
做好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具體體現。各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和服務工作的力度,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為秸稈綜合利用做好各項準備工作,讓農民在秸稈的綜合利用中得到應得的經濟效益,要明確農民和農村集體組織在秸稈綜合利用中的任務和責任,不僅要做好宣傳,而且要做好相關的管理工作,建立起秸稈綜合開發利用的長效機制,推動農村走出一條經濟、社會和生態協調發展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