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綏化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曲敏在綏化市委常委、秘書長侯劍波的陪同下來到我市,就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落實、種植結構調整、糧食購銷和農民增收等工作進行調研。綏化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統戰部長、肇東市委書記李元學,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延春接待了曲敏一行并陪同調研。
曲敏先后來到黎明鎮龍泰糧油貿易公司、黎明鎮春光村姚樹祥和周立軍家中、向陽鄉天達玉米種植合作社和向陽鄉中心村于洪河的家中、成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鴻良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和中糧生化能源(肇東)有限公司進行調研,詳細了解玉米科學存儲、購銷、精深加工、出口創匯和農民增收等情況。
隨后,曲敏主持召開座談會,與市級領導、鄉鎮干部及企業負責人等共同探討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和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辦法和路徑。
座談中,李元學向曲敏匯報了我市關于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落實、種植結構調整和糧食購銷等工作開展情況。就我市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工作,李元學說,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寫入中央一號文件是新形勢發展的必然要求,對肇東而言,就是要緊緊圍繞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給這一目標,按照綏化市委提出的打造“寒地黑土之都、綠色產業之城、田園養生之地”這一發展思路,調優產品結構、調好生產方式、調順產業體系,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就我市余糧科學保管和銷售情況,李元學說,截止2月13日,我市全口徑農民余糧銷售數量152.84萬噸,占商品糧的86.82%。這些糧食中有部分被精深加工企業、飼料生產企業、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社會烘干塔合作社和經紀人收購,其余糧食由農戶坐家銷售及銷往區域外。在糧食科學保管和銷售措施上,我市通過超前做好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讓廣大農民認清糧食收購新形勢,通過引導糧食加工企業適時入市,推動社會貿易收購網點有序啟動,促進對外合作的全面展開,進一步暢通了糧食的購銷渠道。同時,我市通過進一步強化糧食購銷服務,加強糧食市場監管力度,確保糧食收購公平公正,切實維護了廣大農民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在種植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上,我市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方向,堅持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通過為農戶提供信息主動調整、對接企業帶動調整、連接市場推動調整三項舉措,依據市場規律,不斷調整調優種植結構,用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曲敏對我市各項工作開展情況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對如何推進好下步工作作出部署。曲敏指出,綏化市農業存在著無效供給多、產能過剩、有效供給不足的現實問題,國家實行玉米價補分離和市場化改革也是推動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際舉措。在做好“農頭工尾”和“糧頭食尾”上下功夫,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這都是中央一號文件和中央農村會議在市場化改革方面所提出的要求。要貫徹好文件精神和會議精神,走好綏化市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路,就要發揮綏化市寒地黑土豐富物產的資源優勢,用數據說話,把資源優勢體現出來,研究好品種選擇、品質提升、品牌塑造等問題,精準定位產品和市場,形成專品種、專品質、專品牌的良好局面。曲敏強調,要增強玉米收儲制度改革所帶來的機遇、效益和信心,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的作用,增強政府在社會化服務體系中的作用,加強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建設,研究好生產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和產品結構調整,探索好利益連接分配機制,保護好企業、農民和合作社的利益。政府要加強宣傳引導和支持的力度,建立農業和全口徑大數據中心,用數據支撐,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要有針對性地指導農業農村工作,打造精準農業,促進轉型升級。要解決好去冬今春玉米價補分離和市場化改革后有一段時間的賣糧難、運糧難、儲糧難的問題,多研究市場、多研究銷售,切實把問題解決好。曲敏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好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和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務求狠下功夫、立見成效。要大興調研之風,掌握好情況,取得發言權,按規律辦事,探索好新型經營主體建設問題,解決好小生產和大市場的矛盾問題,研究好今年產業結構調整、產品結構調整和生產結構調整,促進一二三產深入融合發展。要接天線、吃透政策,接地氣、抓好落實,切實抓好綏化市四次黨代會確定的全力打造“寒地黑土之都、綠色產業之城、田園養生之地”和1+4+N的現代產業體系定位的思路目標,以再深的水也要趟、再硬的骨頭也要啃的決心扎實推進綏化市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排頭兵。
呂鑫、劉志明、閆德久、王久森陪同調研并參加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