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一場春夜喜雨后,燦爛的陽光撫摸著松嫩平原,肇東大地一派桃紅柳綠,這是春的季節。
步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肇東正如這偶來的春雨,在加速“換擋”中繼續向前奔跑。
面對錯綜復雜的發展形勢和經濟下行的巨大壓力,肇東市正逐漸擺脫“速度情結”和“換擋焦慮”,向深化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調控要助力,向市場創造要活力,向改善民生要潛力。不踩“大油門”,切實把經濟工作的著力點放到轉方式、調結構上來。堅持統籌調控,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通盤考慮應對經濟下行壓力與促進經濟提質增效。
工業經濟轉型升級
“不去追一匹馬,用追馬的時間種草,待到春暖花開時就會有一批駿馬任你挑選。”
作為全省重點扶持建設的九大園區之一的全省綠色食品產業大園區,承載著肇東工業經濟轉型升級重任。幾年來肇東市先后投資近20億元,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園區道路由原來只有一條301國道10公里變成現在的“七橫九縱”120公里, 35平方公里基礎設施達到全配套。
“我們當初選擇在肇東投資,就是看到了肇東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成熟的發展環境,我們是去年8月開始建設,整個冬季未停工,目前設備已進場,部分設備已經安裝調試。今年10月份將進行試生產,全部投產后,生產家禽疫苗、家畜疫苗和魚病疫苗在內的40余個品種,年生產量預計達數億頭份,年生產血清1.5億毫升。產值可達4.5億元,利稅1.62億元,我們將爭取三年時間在國內上市”。正康藥業董事長夏忠國信心滿滿地說。
適應新常態,投資拉動不可動搖。今年,肇東市先后開工建設了黑龍江省南葦塘旅游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景區觀光娛樂項目等11個產業項目,投資額28.3億元,新簽約銀陽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40MWP分布式光伏并網發電項目等16個,投資額40.27億元,進一步吸引高端高質高新企業落戶。
“種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你若盛開,蝴蝶自來。”通過近幾年的努力,包括內蒙古伊利集團、北京匯源集團、臺灣頂新集團、四川濠吉集團、江西正邦集團、天津寶迪集團、農墾北大荒集團、黑龍江大莊園集團、山東東順集團等一批知名企業集團入駐。并逐漸形成了糧食精深加工、畜產品精深加工、乳品飲品精深加工、果蔬精深加工、飼料精深加工等產業鏈條。可口可樂、匯源果汁、康師傅飲料、伊利純牛奶和優酸乳、大莊園鹿保健品、東順“順清柔”等大品牌享譽國內。
同時,肇東市把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升級作為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砝碼。重點推進省級綠色食品檢測中心以及綠色食品研發中心、會展中心、交易中心、中小微企業服務中心、金融服務中心、保稅庫、內陸港等服務體系建設,積極引進評估所、會計師事務所、國資評估公司、擔保公司等服務性機構,全面提升服務水平,真正通過服務能力的提升,實現項目發展水平的提升。
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連日來,很多哈爾濱、大慶、綏化等地的朋友在打聽肇東市東發農民旅游新城的建設和銷售情況。紛紛表現出投資置業、休閑養老的意愿。大家所打聽的東發農民旅游新城就是河北卓達集團通過“三產聯動”的模式在肇東開發建設的集現代教育、現代醫療、現代社區養老、文化創意、新型商住、高端酒店等于一體的城市綜合體。
近兩年,肇東市緊緊盯住實力型大企業卓達集團,堅持發展第一產業推動城鎮化。土地全部流轉,全部規模經營,以大型現代農業主題公園、濕地主題公園、田園體驗園、品牌農業種植和深加工、精加工等項目形式進行打造。發展二產支撐城鎮化。走全產業鏈道路,以新型材料產業園為支撐,5年內建成東北亞最大的新材料生產基地,一期300萬平方米產能帶動4000人就業,二期2000萬平方米產能帶動1.5萬人就業,三期5000萬平方米產能帶動3萬人就業。發展三產提升城鎮化。利用南部30平方公里濱江區域開發集現代教育、現代醫療、現代社區養老、文化創意、新型商住、高端酒店等于一體的城市綜合體,吸納人口、聚集人氣,提升城鎮化。
利用“三產聯動”這一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的最大優勢,進一步整合生產要素,優化產業發展布局,依托龍頭企業發展,帶動農業實現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產,帶動市場、倉儲、物流、金融服務等第三產業發展,不斷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實現更多農民就地轉移。同時,依托區位和資源優勢,發展觀光游、體驗游,使一產直接變成三產,潛力巨大,更有利于農民增收。
文化旅游疊加張力
六一去哪里?肇東等著你。來場說走就走的旅游吧!到肇東市南葦塘來游濕地、觀水鳥、賞風光、品江魚與大自然來場近距離接觸。屆時,肇東努力打造的10個旅游景區景點全部對外開放。并與哈爾濱太陽島景區實現一票通,讓你一游到底“享寧靜生活,瞰水品人生”。
隨著南葦塘濕地旅游項目對外營業,肇東市實施與哈市同城同體錯位發展,重點圍繞68公里沿江資源,充分挖掘沿江豐富的魚稻資源、水面資源、生態資源和文化資源,深度開發其所蘊含的美食功能、娛樂功能、休閑功能、觀光功能等三產服務功能,充分釋放農業多種功能的疊加張力,形成百里休閑觀光體驗長廊、百里美食品鑒長廊、百里會展長廊、百里電商平臺長廊,開發十大湖泊,開放十大景區,建設十個以文化旅游產業為支撐的特色村屯,推廣水岸釣魚臺別墅式六眼轉鍋燉菜專利模式,形成“百里天河捺缽宴,千鍋競燉萬斤魚”的喜人景象。
炮聲隆隆,火光四射,坦克車、戰車緩緩開來,成編制的士兵在不斷向戰場涌來一場“大戰”在肇東上演。為紀念反法西斯70周年,由東北亞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與莫斯科電影制片廠、黑龍江省委宣傳部聯合攝制的電影《天使嘎麗婭》正帶你走進硝煙彌漫、捍衛和平的歷史場景中。
這已經是在肇東拍攝的第二部電影,去年8月份由天河影視公司在肇東拍攝的《開工大“急”》已經在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播出,得到了觀眾普遍好評。
作為“十大產業”之一的“文化旅游產業”正成為肇東真正能夠升級發展的最強大潛力和引擎。去年,該市編制完成《肇東市文化產業發展綱要》,發掘歷文化遺跡186處、民俗8萬多條,成立了10家特色博物館、10家書畫院。利用建縣百年機遇,開展“百年肇東”系列宣傳活動,整理出版《這里是肇東》叢書,整理完成40萬字的《發現肇東》。
隨著電影的拍攝播出和沿江旅游帶的開發建設,文化旅游產業的持續“升溫”,必將為該市帶來全國范圍內的“聲音”和認知,并逐漸轉化出經濟效益,成為該市新的經濟增長點。
民生福祉持續放大
對于65歲的肇東市民宋保國來說,好事是一樁接一樁,不僅低保標準提高到每月400多元,他還享受到了肇東市面向低保戶、五保戶的一項惠民政策。前幾日,經過現場抽簽,宋保國領到了該市一處地處市中心且環境優雅的保障性住房。“做夢都沒想到這輩子我能住上樓房,以前一家人擠在租來的不到10平方米的平房里,冬冷夏熱的,現在好了,市里幫我們把房子都裝修好了,我們直接就可以入住,感謝黨的好政策。”宋保國激動地說。
近年來,肇東市不斷提高百姓幸福指數,辦成了一大批惠民生、利長遠的好事實事:在全市開展“百萬市民健康行”活動,投入2900萬元對全市城鄉居民進行八項免費檢查,建立市民健康檔案。在城區開展“聯百格、包千戶、進社區”活動,在農村開展“聯百村、包千戶、進鄉村”活動。各包聯單位堅持輸血與造血并舉,扶持與帶動同步,共為基層和群眾解決難題2100多件。
翻開肇東市2015年的“一號文件”,精彩不斷呈現:全年實現新增就業10652人,轉移城鄉勞動力18.2萬人,下崗再就業人員達到4062人,扶持400余人實現創業,開發公益性崗位2196個,全市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7%。城鎮低保標準提高到月人均445元,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年人均2700元。2455名貧困重度殘疾人發放護理補貼307萬元,對1314戶2583人城區特困戶每月半價供應糧油,對227戶416人極貧戶免費供應糧油,為城區4519戶無房戶、租房戶等低保群眾發放廉租房補貼903萬元。